前言


《Polar Code(1)概述》中建立了Polar Code初步印象,本文将详细阐述Polar Code编码原理。Polar Code是通过引入信道极化概念而构建的。信道极化分为两个阶段,分别是信道联合和信道分裂。通过信道的联合与分裂,各个子信道的对称容量将呈现两级分化的趋势:随着码长(也就是联合信道数)\(N\)的增加,一部分子信道的容量趋于1,而其余子信道的容量趋于0。Polar Code正是利用这一信道极化的现象,在容量趋于1的\(K\)个子信道上传输消息比特,在其余子信道上传输冻结比特(即收发双方已知的固定比特,通常设置为全零)。由此构成的编码即为Polar Code,码率为\({K}/{N}\;\)

预备知识


一个二进制输入离散无记忆信道(B-DMC)可表示为\(W:X\to Y\)\(X\)是输入符号集合,\(Y\)是输出符号集合,转移概率为\(W\left( y|x \right),x\in X,y\in Y\)。由于信道是二进制输入,集合\(X=\left\{ 0,1 \right\}\)\(Y\)\(W\left( y|x \right)\)是任意值。对信道\(W\)\(N\)次使用后的信道可表示为\({W^{N}}\),则信道\({W^{N}}:{X^{N}}\to {Y^{N}}\)的转移概率为\({W^{N}}\left( y_1^{N}|x_{1}^{N} \right)=\prod\nolimits_{i=1}^{N}{W\left( y|x \right)}\)

2016年11月18日,在美国内华达州里诺召开的3GPP RAN1 #87次会议,确定Polar Code作为5G eMBB(增强移动宽带)场景下控制信道编码方案。

2008年,Erdal Arikan在国际信息论ISIT会议上首次提出了信道极化(Channel Polarization)的概念;2009年在“IEEE Transaction on Information Theory”期刊上发表了一篇长达23页的论文更加详细地阐述了信道极化,并基于信道极化给出了一种新的编码方式,名称为极化码(Polar Code)。极化码具有确定性的构造方法,并且是已知的唯一一种能够被严格证明“达到”信道容量的信道编码方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