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olar Code(22)3GPP RAN1 adhoc#3
前言
Polar coding大部分内容已在3GPP
RAN1#90会议中确定下来。2017年9月18~21日,3GPP RAN1
adhoc#3会议在日本名古屋召开,对Polar coding遗留的问题继续进行讨论。
Downlink code construction
本次会议达成如下结论:

确认了38.212v1.0.0协议中关于CRC添加和交织器的工作假设。目前协议假设下行控制信息(DCI)载荷最大为200 bits,即Kmax=200。日后正式确定下来的Kmax值应小于200。
Uplink code construction
对于上行控制信道编码,本次会议达成如下结论:

确认了CRC bits添加在信息比特末位的工作假设。确定了上行控制信道编码CRC的长度,\({ {L}_{CRC}}\text{=}11\),生成多项式为\({ {D}^{11}}+{ {D}^{10}}+{ {D}^{9}}+{ {D}^{5}}+1\)。
Remaining details of rate matching
关于速率匹配,本次会议确认了上次会议的工作假设:

即下图所示参数设置:

母码长度N由\(\left( { {N}_{M}},{ {N}_{R}},{ {N}_{\max }} \right)\)的最小值确定。
Remaining details of channel interleavers
downlink
关于是否采用下行比特级信道交织,本次会议有工作假设,如果采用信道交织,那么比特信道交织的跨度等于1个CCE对应的编码比特数。高CCE聚合等级下,有没有必要进行比特信道交织有待进一步讨论。

uplink
3GPP
RAN1#90会议Channel
interleaver的部分提到工作假设,上行链路信道交织采用Triangular
interleaver,本次会议确认了这一工作假设。

参考资料
[1] Final_Minutes_report_RAN1#AH_NR3_v100